※:当前站点:广东艺术视窗首页>业务动态列表

姹紫嫣红映艺乡

粤剧名家折子戏顺德专场展演暨粤港澳大湾区粤剧传承发展研讨会

 

作者:    录入时间:2020-06-19

 

[img:/images/2020/20200619a.jpg|粤剧名家折子戏顺德专场展演海报]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办,广东粤剧院一团、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市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文化艺术中心联合承办的“粤剧名家折子戏顺德专场展演”在容桂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颜永树、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应如军等领导专家和观众们观看了演出。

广东粤剧院一团带来了精彩的折子戏演出,现场观众掌声、喝彩声不断。主办单位邀请了蒋文端、林家宝等粤剧名家前来献演,共上演了《寿州救驾》《贵妃醉酒》《欢喜冤家闹洞房》《钟馗嫁妹》《活捉张三郎》《﹤鹊桥会﹥之“七夕银河会”》六个折子戏。这些折子戏,有的重在呈现激烈的武打场面,有的重在展示优美流畅的唱腔,有的则以戏曲程式的优美身段表演取胜,各具特色。整场演出在蒋文端、林家宝主演的《七夕银河会》的清新灵动的唱腔中降下帷幕。

这是顺德容桂文化艺术中心在停摆了150多天后的首场演出,标志着该中心后疫情时期恢复正常演出的开始。

14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粤剧传承发展研讨会”在容桂文化艺术中心会议室召开。研讨会首先由顺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何鸿佳以及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致词。接着,专家学者围绕着三个议题——“人文湾区粤剧传承发展联动共建”、“新媒体时代粤剧文化传播路径”、“粤剧‘拥抱’年轻人”展开学术交流。

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呼吁粤剧在发展过程中应更多挖掘传统表演艺术并坚持剧种特色;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杨凡周从艺术哲学和审美方面出发,强调粤剧的发展应该在提高“品味”和坚持“品性”上下功夫;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戏剧学者康保成教授高度肯定13日晚所选演出剧目的正确性,同时强调目前非遗活动当务之急首先要重视非遗项目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广东粤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导演何笃忠强调了艺术单位负责人对于建设粤剧事业的重要性;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介绍了近年网络直播对于宣传推广粤剧的巨大作用;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重点围绕“粤剧‘拥抱’年轻人”的议题,介绍了省粤剧院的具体做法;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尹洪波则建议粤剧也可以尝试建立“戏剧构作”制度;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罗丽结合自己十多年的从业经历,谈了粤剧传承发展中“存”和“活”的辩证关系;茂名市演出公司经理宁琪勋从粤西作为大湾区辐射地的角度,介绍了粤剧在粤西演出市场的基本情况……专家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为粤剧的传承发展贡献智慧。因疫情影响未能出席活动的香港粤剧名家阮兆辉以及澳门粤剧曲艺资深研究家沈秉和,都向研讨会提交了论文,主办方安排了专人在会议现场代为宣读。其中阮兆辉提出了宝贵建议,他希望定下人文湾区粤剧传承发展联动共建项目的目标范围、口号、行动细节,并对联动共建主体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沈秉和则道出了对粤剧保护和改造的殷殷期盼,他认为改造的关键是“尺度”,粤剧要消除急躁心理,把底子搞明白清楚,将原来基底的那些东西更精准地表现出来,然后才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研讨会最后由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颜永树做了总结发言,颜处长着重从“多元化的创作”、“现代化的探索”、“专业化的保护”、“代表性的传承”、“市场化的传播”等方面,谈了粤剧非遗保护“该怎么做”的问题。

佛山和顺德作为广府文化的腹地,素有“粤剧曲艺之乡”的美誉,甚至有“粤剧在佛山,名伶出顺德”的说法。在粤剧的故乡顺德举行粤剧非遗活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活跃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这是主办方策划本次活动的独特之处,得到了专家学者、顺德相关团体及观众们的一致赞扬。


文章来源:广东省艺术研究所